双师课堂|双师共探色彩美学,学生以"色"预言未来图景
发布日期:2025-10-13 信息来源: 作者: 供稿: 摄影: 编辑:郭磊
6月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跨学科电影赏析课在7教213智慧教室展开。电影评论中心张英老师特邀请淬炼·国际商学院李玲老师以“色彩美学”为主题,以张艺谋经典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为切口,通过“双师同台+小组共创”的新颖模式,带领同学们从电影的艺术美学与社会学双重视角探秘色彩背后的文化密码。
“红色在张艺谋镜头下从不是单纯的视觉符号。”张英老师以影片中反复出现的“红灯笼”为切入点,指出红色在封建礼教体系中的异化——从传统喜庆象征蜕变为权力规训的符号工具。她通过逐帧分析颂莲初入陈府时灯笼的暖色调与后期被“封灯”后的灰暗对比,揭示色彩如何成为人物命运的无声注脚。
李玲老师指出,红色在中国语境中具有天然的“认知优势”。以“今日头条”为例,其LOGO采用的“故宫红”不仅呼应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寓意,更通过高饱和度的色彩设计,在信息过载的移动端界面中实现“3秒抓取注意力”。据色彩心理学研究,红色能将视觉停留时间延长42%,这正是“今日头条”选择红色作为主色调的底层逻辑——在用户碎片化阅读场景中,通过色彩抢占心智资源。同学们顿时恍然大悟,终于理解了其标识的“独到之处”。
随后,张英老师让同学们关注影片中颂莲服饰颜色的变化,她说道:“颂莲服饰色彩与款式的动态演变,可以精准勾勒出其从反抗到沉沦的命运轨迹。初入陈府时,颂莲身着素净的“白衣黑裙”,冷色调与陈府朱红院墙形成视觉对抗,隐喻其新式思想与封建礼教的格格不入;成为四姨太后,大红嫁衣与红灯笼体系捆绑,红色从象征生命力异化为权力规训的符号,暗示其沦为封建婚姻的牺牲品;假孕失宠后,黑色绸缎旗袍如枷锁般包裹身体,压抑的色调与阴暗走廊共同构筑精神牢笼;最终精神崩溃时,“白衣黑裙”再次“登场”,既与片头形成呼应,也体现了强烈的讽刺之感。服饰色彩从“白→红→黑→白”的渐变,不仅外化了颂莲从清醒到疯癫的蜕变,更以视觉语言揭示封建礼教对人性的系统性绞杀,使服饰成为人物命运的“无声注脚”。
李玲老师从组织行为学视角出发,将《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色彩体系解构为“视觉控制”的隐喻范本。李老师告诉同学们色彩是“非语言指令”,与现代企业管理中通过统一工装、环境色调强化组织认同、提升效率的“视觉控制”策略异曲同工。二者皆证明:色彩不仅是美学元素,更是组织权力渗透的隐性工具。
最后,课堂进入“色彩预言”小组共创环节。各小组以“如果用颜色形容未来场景”为主题展开头脑风暴,同学们将未来的场景用颜色一一对应,有位同学说道:“我的未来是红色,我对未来充满希望,更希望毕业后能为社会、为祖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正如中国红一样,一路长红!”这堂课也随着掌声的响起落下了帷幕,但同学们仍在热烈讨论着如何用色彩讲述属于自己的未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