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首页 >> 特色育人 >> 教学教研 >> 正文

双师授课 | 小说叙事与电影叙事:双师同堂的知识盛宴

发布日期:2024-12-20    信息来源:    作者:     供稿:     摄影:    编辑:郭磊

00:32

2024年11月28日,电影评论中心的张红斐老师受邀来到3号教学楼608教室,与创意写作学院白海飞老师共同为同学们开启了小说叙事与电影叙事的探索之旅。

图片课堂导入部分,白海飞老师首先阐述了叙述与叙事的区别和联系。他指出,叙述侧重于信息传递,较为单一直接,如新闻报道;而叙事是一个复杂体系,涉及情节编排、人物刻画、主题挖掘等多个方面,像小说就是典型的叙事。叙述是叙事的基础,叙事则是叙述的升华,通过巧妙的叙事技巧,能让叙述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深度。

图片

接着,白海飞老师深入讲解了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日常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所用,简洁、直白、实用,以有效传递信息和保证沟通顺畅为目的。而文学语言是作家精心提炼、加工的,用于文学作品创作,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多义性等特点。文学语言能够将抽象的事物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且因丰富的内涵和多种手法的运用而具有多种解读可能性。他以顾城的《小巷》为例,让同学们感受文学语言的独特魅力。随后,张红斐老师接过话题,详细介绍了电影语言。电影语言是电影艺术表达思想、传递情感、完成叙事的手段,包括画面、声音(对白、音效、音乐)、蒙太奇等。与文学语言不同,电影语言是直观的,通过影像直接呈现给观众。同时,她也指出电影语言常常借鉴文学语言的叙事手法,许多电影改编自文学作品,会保留原作品的叙事结构。图片在文学语言的特点部分,白海飞老师还通过张枣的诗歌《星辰般的时刻》进一步阐释了文学语言的想象性。他引导同学们体会诗歌中丰富的想象如何为作品增添独特的韵味。图片

第二小节课堂,白海飞老师展示了鲁迅、张爱玲、王小波、莫言、余华、刘震云等多位作家的作品片段,分析了他们各具特色的语言风格。鲁迅的文字犀利深刻,如《狂人日记》中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张爱玲的描写细腻入微,如《沉香屑》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王小波的叙事幽默风趣,如《绿毛水怪》中展现的纯真友谊;莫言的语言大胆夸张,如《丰乳肥臀》中的独特描写;余华的文字简洁质朴,如《活着》中对生活的真实描绘;刘震云的叙述则充满生活气息,如《一句顶一万句》中对普通人生活的写照。

图片张红斐老师则展示了张艺谋、李安、贾樟柯、王家卫、冯小刚等导演的作品片段,讲解了他们的叙事风格。张艺谋善于运用色彩和宏大场面营造氛围,如《红高粱》;李安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如《卧虎藏龙》;贾樟柯以写实风格展现社会现实,如《小武》;王家卫的电影充满文艺气息和独特的叙事节奏,如《花样年华》;冯小刚的作品则贴近生活,具有浓厚的京味,如《甲方乙方》。图片图片图片课堂上,两位老师还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解答了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热烈。这场双师授课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让同学们在文学与电影的交融中,拓宽了视野,加深了对叙事艺术的理解和掌握。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创作中,同学们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意写作和电影欣赏水平。撰稿:信院创写

美编:李春丽

责编:申宏伟

图文来源:信院创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