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首页 >> 特色育人 >> 教学教研 >> 正文

双师授课 | 心理学与电影学交融,共探《心灵奇旅》中的幸福真谛

发布日期:2024-11-29    信息来源:    作者:     供稿:     摄影:    编辑:郭磊

在“幸福课:积极心态的力量”的“第十章:学科交叉下的积极心理学品鉴” 中,通识教学部心理学专业的赵凯老师与电影学专业的王薇老师共同开展了一场双师授课,以电影《心灵奇旅》为案例,深入解读 “purpose”(人生目标)与 “spark”(生命火花),探寻幸福真谛。

图片观点分析:“purpose” 与 “spark” 的深度解读

赵老师从心理学角度剖析“purpose”与“spark”,指出“purpose”如学业、职业规划等目标虽能带来成就,但未必是幸福根本,而“spark”是生活中小而深刻的幸福瞬间,是内心满足与热情的源泉。王薇老师则借电影学专业知识,解析影片主角互动情节,展示电影如何用视听语言传递生命哲理与幸福体验,让学生直观感受“purpose”与“spark”在电影中的呈现。

图片互动体验:跨学科活动探寻幸福的根源

互动环节里,两位老师将学科知识相融合设计活动。赵凯老师引导学生对照乔的故事分享自身的“火花时刻”,学生们挖掘出日常中的幸福点滴。王薇老师让学生用短视频记录,使他们体会到电影与生活联系,深刻感知幸福日常根源,理解两门学科在探寻幸福中的互补促进。

图片课堂升华:微行动与总结助力幸福的追寻

课堂尾声,赵老师组织“幸福微行动”,让学生记录“三件好事”并绘制“美好能量瓶”,培养积极心态。王薇老师结合双学科视角总结,强调幸福不仅是目标实现,更是捕捉日常美好,电影可助我们理解内心、找到“spark”融入生活。

此次双师课堂实现学科交融,学生收获颇丰。他们认识到幸福是日常小确幸,课后反馈良好。这不仅是知识与艺术碰撞,更是幸福对话,体现跨学科教学魅力价值。赵凯老师和王薇老师也分别总结,强调幸福是生活态度,电影能映照内心、助力追寻“spark”。未来,我们期待开展更多跨学科教学,助学生全面发展,积极追寻幸福。

撰稿 | 赵凯

审稿 | 张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