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跨学科双师教学活动在《从小说到电影》的课堂上展开,电影评论中心王薇老师特别邀请了拥有心理学背景的通识教学部赵凯老师以经典悬疑小说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为例,分别从电影艺术和心理学角度对影片人物进行深入剖析。
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改编自日本著名推理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天才数学家石神为了保护邻居靖子母女免受杀害前夫的罪行牵连,精心策划了一场几乎天衣无缝的犯罪计划。这部作品不仅以其复杂的剧情和深刻的主题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更因其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而备受赞誉。
王薇老师首先带领同学们回顾了影片的情节,并指出电影在改编过程中如何保留了原著的精髓,同时又在视觉呈现和叙事节奏上进行了创新。她特别提到了影片中的几个关键场景,如石神在走向判决的路上回忆起同靖子母女相处的点点幸福画面,视听语言的巧妙运用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更深刻揭示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
随后,赵凯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影片人物进行了深入剖析。他首先介绍了心理学中的“依恋测试”,指出这一理论在理解石神与靖子之间的关系时具有重要意义,而石神体现出来的则是回避型人格。石神尽量避免与他人产生过多的交集,除了必要的交流外,他更喜欢独自思考和研究数学问题。即使在与靖子的交往中,他也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感情。
赵老师解释说,石神自幼失去双亲,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而靖子的出现则成为了他生命中的一道光,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和依靠。这种依恋关系使得石神在得知靖子的困境时,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保护她,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自由和未来。石神通过策划犯罪计划来维护自己与靖子之间的依恋关系,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的表现。
两位老师还进一步分析了影片中的其他人物,如汤川、靖子等。汤川作为石神的老同学和竞争对手,代表着理性与正义,而石神则代表着情感与牺牲。这种对比使得影片在探讨人性善恶、理智与情感等主题时更加深入和全面。
在谈到靖子时,王老师强调了她在影片中的“母亲角色”对人物塑造的重要性。靖子为了保护女儿免受伤害,不惜隐瞒真相、甚至与石神共同策划犯罪计划。这种母爱的力量使得她在面对困境时表现出惊人的勇气和决心。同时,赵老师也指出了靖子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她既想保护女儿,又不想让石神为自己牺牲太多,这种复杂的心理状态使得她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饱满。
在双师授课的过程中,两位老师还不断穿插互动环节,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做了依恋人格测试,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他们鼓励学生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影片人物进行解读和评价,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让他们在互动和交流中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启示。
通过这次跨学科的双师授课,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电影艺术的理解,也拓宽了他们对心理学知识的认识。此次跨学科双师授课不仅是一次教学上的创新尝试,更是一次知识与智慧的碰撞与交融。
编 辑:杨茜然
责 编:王 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