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活动

首页 >> 特色育人 >> 电影活动 >> 正文

光影嗨聊团 | 2025国庆档:师生共话电影市场低迷难题

发布日期:2025-10-29    信息来源:    作者:     供稿:     摄影:    编辑:郭磊

十月秋意浓,光影映初心。2025年10月22日晚,晋中信院电影评论中心举办的“十月国庆档电影”光影嗨聊团活动在上河书院热闹开启,二十余名热爱电影的同学齐聚一堂,与郭磊老师、王薇老师共同开启一场围绕国庆档银幕作品的深度交流。从主旋律影片的家国情怀到特效大片的技术探索,从口碑佳作的市场困境到电影产业的发展思考,活动现场氛围热烈,师生互动频繁,为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了一抹独特的光影色彩。

undefined

活动伊始,郭磊老师以清晰的脉络梳理了国庆档电影的整体格局,重点解读了主旋律影片《志愿军:浴血战场》的创作特色。他从叙事结构入手,对比同类题材过往的表现,深入探讨影片在还原历史细节、传递情感力量方面的突破,同时也客观指出了部分情节在节奏把控上的可提升空间。

undefined

随后,王薇老师将焦点转向不同类型影片的市场表现。针对特效大片《刺杀小说家2》,她结合影片对视效镜头的技术投入与豆瓣口碑数据,剖析了当前国产奇幻电影“重技术轻剧情”的普遍问题,引发同学们对“技术与故事如何平衡”的思考。谈及《毕正明的证明》与《震耳欲聋》两部作品时,两位老师共同聚焦“口碑与票房倒挂”现象,分析严肃现实题材在受众触达、宣发策略上的挑战,为同学们搭建起从作品本身延伸至产业逻辑的讨论框架。

undefined

当话题延伸至“国庆档票房整体下降”这一行业现象时,活动讨论进入更深层次。郭磊老师结合票房数据与观影人次变化,从影片供给同质化、观众消费更趋理性等角度展开分析;王薇老师则补充了“短视频分流、影院体验创新不足”等影响因素。同学们纷纷结合自身观影习惯参与探讨,从题材选择、观影形式创新、宣发方式优化等方面提出见解,在思维碰撞中深化了对电影产业现状的认知。

参与同学表示,这场活动不仅让自己对国庆档电影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更学会了用多元视角看待电影作品与产业发展,收获颇丰。此次国庆档电影嗨聊团活动,既是一次轻松愉快的文化交流,也是一堂生动的影视美育课,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鲜活活力。

学生反馈

Film Review Center & Film Club

数媒(专升本)2502班  贺晓羽

上下滑动查看

参与国庆电影嗨聊团活动,仿佛开启了一场光影与思想的双重盛宴。围绕《志愿军:浴血和平》,有人沉醉于史诗级战争场面的震撼,有人则深挖英雄群像背后的家国情怀;聊到《刺杀小说家2》时,特效爱好者细数虚拟世界的视觉奇观,剧情党则执着于现实与奇幻的逻辑闭环。在这场讨论中,我惊喜地发现,同一部电影在不同人眼中竟有如此多元的解读。原本对《震耳欲聋》的关注仅停留在题材新颖,经大家剖析,才读懂它对聋人群体困境的深刻关照。更可贵的是,和一群同好从影片聊到电影产业,从国庆档历史聊到类型片发展,思想的碰撞让我对电影的热爱愈发深厚。短短一场活动,不仅让我在国庆电影的世界里挖到了更多细节宝藏,更收获了一群能畅快聊电影的知己。期待下次还能在光影与思想的交织中,继续这场关于电影的狂欢。


数媒(专升本)2502班  卫思羽

上下滑动查看

活动中,我们围绕国庆档众多精彩电影展开讨论。从《刺杀小说家2》里震撼的特效,到《毕正明的证明》对90年代小偷的深刻揭露,每一部电影都成为我们交流的绝佳载体。大家各抒己见,有人痴迷于电影的镜头语言,分析导演如何用光影营造氛围;有人关注角色塑造,探讨演员如何将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还有人从社会意义层面,挖掘电影背后的价值导向。在这场嗨聊中,我不仅听到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拓宽了对电影的认知维度,还感受到了一群电影爱好者因共同热爱而凝聚的热情。原本只是我个人对电影的单向欣赏,变成了多向的思想碰撞。我们会为一个剧情转折争得面红耳赤,也会因某个共同的感动瞬间而相视一笑。这次活动让我明白,电影的魅力不仅在于银幕上的90分钟,更在于它能引发的后续讨论与思考。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电影艺术更深入探索的大门,也让我在这个暑期,拥有了一段充满光影记忆的美好时光。


编   辑:安志博

责   编:郭   磊

终   审:张振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