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即将到来的全球最大购物活动之一“黑色星期五”前夜发生了一起世界知名电商网站的快递箱爆炸事件。很快,这起事件演变成了让整个日本陷入恐慌的连续爆破事件。巨大物流仓库的新任主管·舟渡艾蕾娜和团队经理·梨本孔一同应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何才能阻止这个遍布全球绝对无法停止的现代社会生命线的连续爆破事件?当谜题被解开时,这个世界所隐藏真面目将浮出水面。
大学生观影指数: 8.
Film Review Center & Film Club
视觉(专升本)2402 冯雅琳
评分:8.8
上下滑动查看
电影《最后的里程》表层含义是快递从物流仓库经由快递员送到买家手里的最后一段路,但也让人深思:表层含义的背后是不是还有深层含义?日本社会看似有礼仪,可实际上却是人与人间的冷漠,如果社会大家都能多一些关心与爱的话,可能诸多悲剧情节就不会发生了。
山崎写在柜子里的公式,表面上看是传输带的承重与速度,压力过大想通过自己跳下传送带阻止传输带,结果也只是停了短短几秒;内里则是想表达现代社会人就是传输带,毕竟片中表明了2.7米每秒也是人小跑时的速度,而片尾从俯瞰运输链过渡到不断拉升的夜景图,人来人往,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人都是牛马、都是可更换的零件,就像电影里那些临时工和快递员一样,过劳死了就换人,总之不会允许耽误公司利益,人和人之间变得越来越冷漠,那最后的里程也不断拉长,最终无法抵达。
同样,这部影片也让人深思:人们在社会中环环相扣,推动着传送带的运转,什么时候是极限?什么时候它该停下来呢?在冰冷的数字和指令面前,我们是否已经忘记了感受痛苦,自己的,他人的。当一个员工的死亡只能让传送带停止不到一分钟,当一场惨烈的爆炸只不过让人们兴奋地猜测凶手是谁,每一个低下头忍受规则、掩饰痛苦的人,最后都成了冷漠的共谋。影片最后,快递员涨了薪,炸弹被发现,男主升了职,一切仿佛皆大欢喜,但女主却说“爆炸还会发生”。的确,逐利的现实不是一颗石子落入水中就可以撼动,这样的悲剧仍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断上演……我们需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去看见身边每一个真实的人。
《最后的里程》中,主角的遭遇与成长刻画十分细腻,情感的传递也自然且真挚,让观众能感受到角色内心的挣扎与释然,虽说在情节上的创新稍显不足,有落入俗套之感,但总体而言,还是一部能给观众带来思考和感悟的优秀作品。
视觉(专升本)2403 曹雨佳
评分:7.8
上下滑动查看
《最后的里程》作为一部社会派推理电影,选材很贴近现实,影片以快递作为全篇线索,对普通人来说周五是促销购物节,对工作人员却是“黑色星期五”。山崎因为高压的工作跳下传送带,而传送带却并未因他的倒下而停止运行的情节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揭示了打工人在高压工作下的绝望。此外,快递父子的关系中,父亲向自己和儿子不断强调自己工作的意义是给顾客带来幸福,并以因工作过劳而死的大儿子表示自豪,揭示了这种病态的想法与思想困境。
电影也揭露了资本对打工人的剥削,快递员低廉的配送费和高强度的工作,展现了底层劳动者在资本压迫下的艰难处境。企业高层为了追求效率与利益,不顾员工死活,在员工自杀后第一时间想的是保障生产进度,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
影片中每个人物的塑造都有血有肉。女主从一开始秉持公司利益至上,不断向同事重复公司的理念给自己洗脑,甚至为了公司的股价延迟上报犯罪预告,给观众一种职场冷酷精英的感觉。但随着剧情发展,她的过往被逐渐揭开,原来职场女强人的过往也曾被高强度的工作和效率压垮过,使她的形象变得越发立体。至于送快递父子二人,父亲一直强调这份能带给顾客带来幸福的工作,却不被顾客理解,;而看透一切的儿子虽然不喜欢这份工作,却在看见总部紧急制止推车发生碰撞时第一个冲上去帮忙,在得知炸弹包裹在母女手中时不顾安危的冲上去保护客户。电影在展现紧张的剧情之外,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女主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凶手实施爆炸案背后的动机等,都引发了观众对人性善恶的思考。
然而,影片并非完美无缺。部分情节的设定比较牵强,比如凶手实施爆炸案的细节和触发方式,在现实逻辑下很难成立,让人感觉是为剧情发展而强行设定。线索交代的不够清晰,例如一些数字密码、符号的含义等,需要观众自行解读或自行猜测,影响了观影的流畅性和理解性。不过总体而言,《最后的里程》仍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视觉(专升本)2403 姚舒平
评分:7.1
上下滑动查看
《最后的里程》这部电影讲述了由于社会工作压力过大以及周围同事们的冷漠使得山崎最后跳楼自杀的主线,而暗线则是隐晦地讲述了快递员的不幸。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来,山崎被工作逼疯、精神早已不正常,他想明白的是自己这一行为是否会唤起公司的重视和良知。然而,事实是2.7m/s的传送带并不会因为70kg的肉体而停下,领导和同事也只是将他搬开又继续维持工作运转,传送带永远不会停下,于是他说“我做了一件蠢事”。
影片中最令人无奈的设定则是山崎的女朋友为了报复资本家而做了一系列的准备,目标人却毫发无损,反而让更多无辜的人受到伤害。这种自私且极端的行为,在我看来倒不如拿着炸弹冲进总部,把总部的人炸了来的痛快。
这部电影的总体立意是十分到位的,它暗示了大型企业的剥削,个体力量的渺小,而女主后来与快递公司联合发起罢工,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然而结局依旧没有给观众画上理想主义的句号,女主艾琳娜最后与美国亚洲区总经理的视频会议中,揭露出这场灾难的结局仍是资本大获全胜。
《最后的里程》高速我们,生命中的每一段里程都有意义,尤其是当我们在生活或者是工作中面临最后的挑战时,信念和情感将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它激励着我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勇敢地面对困难,珍惜身边的人,向着目标坚定地走下去。不要冲动,更不要做傻事,更何况是以一己之力却什么都改变不了的傻事。
视觉(专升本)2403 吴志豪
评分:8.6
上下滑动查看
《最后的里程》这部电影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从头到尾故事都非常紧凑,逻辑感很强,在近期的院线中是一部十分优秀的影片。电影的立意非常明确,现实地反映了底层人民和资本家间薄弱对抗的社会现实,同时也呈现了许多温馨感人的细节,展示了人性的温暖本质。影片开头就将悬疑感拉满,紧凑的剧情被糅合进细碎的片段中,零碎的片段最后像是一块块拼图被逐渐联系起来,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整部影片的叙事都很流畅。然而影片在剧情上仍有牵强的部分,例如,员工跳楼的原因、女主中途打电话的意味,以及影片最后给观众挖的坑似乎都没有明确的交代。
影片开头爆炸的冲击感很强烈,再加上音效的震撼,使得观众仿佛置于其中,代入感十分强烈。此外,演员的演技在张力十足的场景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剧情设定的各种反转,则给了观众意想不到的惊喜。从主观而言,影片的煽情段落并没有强行催泪,只偶尔到某一刻会令人鼻子一酸;值得一提的是,影片还梦幻联动了日剧《非自然死亡》。总之,观影的过程中始终能感受到影片在告诉我们现实固然残酷,但也很短暂,要学会去享受人生的乐趣,非常具有哲理的教育意义。
编 辑:杨茜然
责 编:王 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