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天地

首页 >> 影评天地 >> 正文

院线观影(第103期)|《出走的决心》:决定了,现在就出发

发布日期:2024-10-15    信息来源:    作者:     供稿:     摄影:    编辑:周立萌

图片面对半生的遗憾与牺牲,她在知天命之年选择出走,这不只是对个人自由的渴望,更是对社会期望的挑战。这不仅仅是一个女人的故事,每个人都能在她身上看到一部分自己。当晨曦迟迟不来,迷雾重重难散时,也许片中的李红给出了答案:没关系,就往前走别回头,我们不必再被谁带去哪里。

大学生观影指数: 9.2

Film Review Center & Film Club

物流2301 曹译夫 评分:8

上下滑动查看

曾经是女儿,现在是母亲,一生都有一个挥之不去的身份,但是她却从来不是她自己,一生似乎都带着某种镣铐,生活在阴影之中。导演巧妙地将李红童年与中年时期的时间线穿插叙述,细腻地刻画了一个中国女性如何在传统家庭责任的束缚下挣扎求存。影片的对光影的运用令人印象深刻,李红与厨房外的餐桌仅一窗之隔,但每次与餐桌上的丈夫女儿女婿都格格不入,厨房阴暗不见阳光,餐桌却总是明媚,通过光影的鲜明对比,隐喻李红无法摆脱女儿与母亲的身份阴霾。同时导演通过一种蒙太奇式的镜头组接技巧,将李红在家庭琐事中的无助与挣扎充分展现出来,她空洞的眼神和周遭嘈杂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让观众对角色的情绪能更加感同身受。整部剧中几乎十之八九的镜头都是以一个失焦的模糊景物作为前景拍摄,让观众感觉似乎有一种窥探感,内心的压抑感更甚,或许编导也是想要借这部电影“窥探”反映中国大多数女性的一生。李红最终穿上了开头女儿买下的红裙,曾经的穿着打扮从来不是她,只有穿上那一袭红裙,她才真正成为了小红,才真正看到了曾经那个怀揣梦想的少女,正如加油站的师傅所言“山路野路,总会有路的”,下定决心就出发吧。

数字2310班 常雨 评分:9.8

上下滑动查看

这部电影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家庭无法割舍的羁绊。在女主李红还是学生的时候,她有着对未来的眺望:上大学。可是因为当时年代性别的奴役,她被父亲“牺牲”,只能进工厂做着体力活。李红对此是不忿的,所以在之后遇见了孙大勇之后,不顾一切。她只想逃离这个不公的环境。

李红的母亲对这样的事情却是麻木的。她并不认为自己仅仅得到的窝窝头有什么问题。她甚至觉得李红应该向她一样为弟弟付出。性别的这种奴役已经根深蒂固的扎根在李红母亲的脑子里。

相对于她妈妈来说,李红身上体现到了女性的进步。但事实上她逃离失败了,她只是跳到了另一个不公的环境。前期的李红对当下的命运无法抗争,她受着来自丈夫的压迫,生活长期受不到平等的对待。且她不是个例,有千千万万个像她一样的“李红”。等到年过半百了才开始真正的对抗命运,去自驾游、去做自己。

李红不希望自己的女儿也过像她一样的日子。晓雪也不负所望,她目睹了母亲的不幸,作为新时代的女性,鼓励妈妈对命运抗争。晓雪对自己的婚姻观和人生观有着自己的理解。跟妈妈有着不同的选择。

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晓雪在当妈妈后竟然也参与了对母亲的“剥削”。她内心也希望母亲能为她的生活让步。极为矛盾,一边希望母亲能逃离苦难,一边又用来自女儿的亲情羁绊拖着她。尽显人内心深处自私的一面。

他们总是让她等,等女儿长大了,等孙子出生了,等孙子长大了。《出走的决心》让我们看到了女性更广阔的天地,更广阔的未来。

数字2310班 郭淑悦 评分:9.3

上下滑动查看

在电影《出走的决心》中,每个“妈妈”也是“母亲”的塑造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传承。李红的母亲,一个被男权制完全训化的女人,在自己只能吃窝窝头,弟弟却吃白面馒头的区别对待中,她坦然接受并觉这本就是应该。在自己成家之后的家庭里也本能的认为身为姐姐的李红就应该为弟弟牺牲。

展望李红的过去,她本身也是很有反抗意识和独立思想的女性,但即便如此面对原生家庭的剥削,她想到唯一方法就是尽快投入一段婚姻,即便这样,她还是被困在婚姻里逐渐失去自我。

到李红的女儿孙晓雪的角色塑造,没有刻意回避人性的自私,展现了叙事的自然发展,孙晓雪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充满了矛盾。在漫长的青春岁月里,她也是一个很有批判性的青年女性,她理解母亲的牺牲和挣扎,支持母亲追求自我;之后却因她自己的家庭和职业平衡要求母亲继续承担自己的母职责任,无形也成为了在家庭中剥削母亲的一份子。她最能反应我们最年轻一代的“新妈妈”,她在职场和家庭之间寻求平衡,面临着性别歧视和传统角色期待的压力,她的挣扎体现了现代女性在追求个人发展和履行家庭责任之间的冲突。她的角色塑造反映了新一代女性在传统观念与现代生活理念之间反复横跳。

在《出走的决心》里,母亲的勇敢出走,女儿的生活再次拖拽入深渊,却某种程度上也让女儿在家庭的压力中拥有了喘息的机会,它也让那些精神思想上已经现代化、自由化,可是身处家庭环境中依然要被驯化的女性,知道了反抗意义。

英语(专升本)2403班 康瑞 评分:9.8

上下滑动查看

我选择下午去看是因为觉得从浪漫的黄昏到满天的星空可能更加与影片的意境相符。我的感情线从刚入座时的那一刻便于“李红”紧紧相连,大致从激动、生气、愤怒到感动、敬佩、羡慕,丰富的内容跌宕的情节使我全程都在目不转睛,大脑飞速运转,有时激动到想大喊一声“快跑”。

电影《出走的决心》有一个非常好的故事底子,在现实生活中苏敏阿姨的故事就是片名最好的诠释。 很打动我的一点是李红和晓雪送大宝二宝去幼儿园之后,李红说她要去练车了,晓雪说她要去面试了,阳光下,她们相视而笑,给彼此比心好像“理想化”的女性生活本该如此。我在想,这么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瞬间,对于女性而言,竟如此难得。

李红被家庭的茶米油盐裹挟,被肥美的鱼应该炖汤不应该红烧而问责,被女儿一声又一声的“妈”而牵绊。她忍了一次又一次,直到她病了,那个高高在上的丈夫也只是不解:还想怎么样? 孙大勇一遍又一遍强调别人家的媳妇都生小孩照顾家里,你比人家多做了什么。 可事实如此就应该是对的吗?可跟了你大半辈子有得到你的一丝肯定夸奖吗?可帮你守了三十多年的小家有得到你的一次笑脸相迎吗?电影里所展现的不是对立,不是男权,而是父权制度下,每个女性的困境。具体又细碎,无声且无形。 影片最后,李红穿上了好看的红裙子,手握方向盘终于走出去了,就连背景音乐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心要野》。那一刻,出走的决心具像化了,一个鲜活的勇敢的无所畏惧的女性跃然银幕之上。

所以从电影一开场,我就开始哭,止不住的眼泪往下流,我看着她年轻时因为家庭而无法进入大学校园,中年因为家庭羁绊去不了同学聚会,看见他丈夫对她的事事否定,看见她女儿同样因回归家庭与现实脱轨,她在家里从早忙到晚,却被说懒惰,有所图,她自己买的车,却被所谓一家之主保管钥匙,她为这个家奉献了所有,她等弟弟结婚,等孩子长大,等孩子结婚,等外孙上幼儿园,她的一生一直在等,等了好久好久,但是,女儿答应她的生了孩子带她去成都参加同学聚会,后来也一直没去,一直到孩子上幼儿园还在让她等,等她的工作安排好了,她等了一辈子,都没有等到做自己的机会。我们常常说人生是旷野,可妈妈的人生何尝不也是旷野呢?

后面她不顾一切,不顾疫情封城,不顾妞儿依然离不开她,不顾身上是否有积蓄,不顾走出去的地方是哪里,她只是坚定的背上了封存已久也等待已久的旅行包裹。一脚油门她出发了!很庆幸她挣脱了捆绑半生的枷锁,也想对以前所有模样的“李红”说辛苦你了!委屈你了!你成功了!现在的你自由,明媚,热烈,我想把我能想到的所有美好的词都送给她,她值得!我们也值得!任何人都值得!新时代的女性朋友请大胆勇敢坚强的做自己。祝福每个你我,祝福我们都有出走的决心,祝福我们都能成为自己,或许不需要决心,也能出走。

编 辑:吕承孺

责 编:杨增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