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首页 >> 特色育人 >> 教学教研 >> 正文

共筑光影评论梦 聚力扬帆再启航 ——电影评论中心召开大赛工作复盘会议

发布日期:2025-10-13    信息来源:    作者:     供稿:     摄影:    编辑:郭磊

光影流转,余韵悠长。当颁奖典礼的掌声归于宁静,一场关于光影与思想的盛宴——第九届“三晋·光影杯”全国大学生电影评论大赛已圆满画上句号。然而,思考与精进的步履从未停歇。近日,大赛组委会举行了工作复盘会议。这不仅是一次深入的总结,也是一次充满活力的重新出发。电影评论中心的各位老师利用详尽的数据分析、深刻的反思和实际的规划,共同描绘了大赛更加辉煌的未来蓝图。

会议伊始,周立萌老师详细汇报了大赛的整体运行状况及成果。本届大赛顺利进行,亮点纷呈,尤其是视频影评环节,投稿数量显著增加,各个单元的稿件数量均有大幅提升。在组委会的统一指挥下,工作小组高效运转,教师团队不仅组织有序,还在“晋韵”单元荣获特等奖。盛大的颁奖典礼受到了嘉宾、评委以及外校获奖者的广泛好评。展望未来,我们将致力于进一步优化投稿数据规范、审稿流程、导演组协调、学生委员会管理以及宣传接待的执行效率。




贾云霞老师对审稿组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审稿组的工作启动得较早,包括了作品下载整理、数据分析、流程安排以及评委推送等多个环节。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维格表的序号设计不够合理、学生重复投稿、初审时因符号色彩不统一而误删作品、教师评分标准存在差异等。针对这些问题,计划对维格表设计进行优化、明确投稿规则与标记符号、建立学生复审小组,并改进审稿稿件分配机制。

王薇、杨增慧、张英三位老师分别回顾了导演团队合作攻坚的历程。大赛的策划始于去年12月,期间经历了方案的多次修改、主题短片与辩论表演赛的对接以及节目的排练等关键阶段。经验告诉我们,策划过程中需要预留更多的空间来征集意见;在与合作部门对接时,应保持适度的信任,并提前进行风险评估,准备好应对预案;在时间管理方面,由于客观因素导致主题短片拍摄与排练发生冲突,这凸显了制定临时预案的必要性。除此之外,数据的准确性与现场安排也面临挑战。未来,我们将加强部门间的理性对接、完善备选方案、优化工作排期,并加强沟通反馈。

undefined


张振帅老师从工作汇报、问题反思以及未来规划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宣传组的最新进展。品牌视觉与标识设计在寒假期间已经定稿,开学后将跟进相关物料的制作;公众号成功构建了内容矩阵,并推送了部分获奖作品,数据表现令人瞩目;学生团队组建后,各小组均取得了成果,尽管经历了一定的人员流动;在视觉包装方面,未来需更加注重物料尺寸的规划以及提升对接的时效性。

崔馨月和郭磊老师对接待组的标准化流程进行了总结,内容包括招募、培训、采购以及安排等环节。他们利用思维导图和表格,对人员对接和典礼组织进行了优化。具体接待工作包括校门迎送、酒店签到、活动引导以及离校报销等。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学生对于接待工作的建议和反馈,以识别改进空间。未来计划中,将鼓励学生参与嘉宾接待工作,并对接待学生的选拔和培训流程进行优化。此外,将建立并维护一个学生名单库,持续进行培训,并改进沟通机制。

undefined


张红斐老师汇报了大赛学生组委会的工作情况。自3月份成立以来,组委会已经构建了初步的组织架构,并成功凝聚了团队力量,为大赛的成功举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针对招募启动时间过长导致学生热情下降的问题,组委会计划在明年制定一个完整的流程时间表,延长培训的预热阶段,并设置前置任务。为了进一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组委会将定期举行例会和组织团队建设活动。

赵静老师回顾了大赛周边的开放对话活动。她认为,活动策划的精确度和场地对接都有改进的余地。在将来,我们需要加强场地氛围的营造,并准备主持的备选方案,以增强话题的针对性;同时,深入理解嘉宾的背景,提出精准的问题,并优化流程,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并努力发掘潜在的意向生源。

闫莹老师回顾了FIRST青年电影展的工作。第二届放映的上座率超出了预期,这充分展示了师生对影展的极大热情。首次尝试由学生主导,旨在锻炼他们的能力,并且成功地举办了映后交流活动。然而,存在的不足包括映后收尾工作的不完善以及学生和组委会反馈的收集延迟。针对这些问题,明年计划制作映后视频,系统化地收集意见,并加强沟通。

李晶老师汇报了肥内老师系列工坊的工作情况。肥内老师在校园内开展了为期9天的7场活动,总计约18小时,这些活动巧妙地结合了他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个人风格。他创新性地进行了影评交流培训、进阶工坊、座谈会、映后交流以及拉片课等活动,反响较好。

undefined


会议的最后,电影评论中心张婧主任对大赛全局工作进行了总结评估。她着重强调,未来全体参与者必须强化沟通协作意识,问题面前主动协调、积极作为。面对临时突发状况,须保持灵活应变能力并提前备妥预案,确保活动顺畅。张主任指出,大赛不仅是专业实力的展示平台,更是通过实践反思持续积累经验、深化电影艺术认知的宝贵契机,为未来发展奠定更坚实基础。

会议圆满结束,电影评论中心的全体成员将携带着对过去工作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启程新的旅程。这一届大赛中,我们不仅见证了众多精彩瞬间的孕育,还深刻领悟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中心全体教师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持续超越自我,携手并进,共同实现光影评论的梦想!


编   辑:安志博

责   编:周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