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首页 >> 特色育人 >> 教学教研 >> 正文

创新融合•深度探索—— 电影评论中心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内部选拔赛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2024-10-15    信息来源:    作者:     供稿:     摄影:    编辑:周立萌

9月25日上午九点,电影评论中心在右岸书院101举办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内部选拔赛。赵静、周立萌、李晶、刘书毓四位老师精彩呈现,由通识教学部主任张晶晶、远景学院教师王慧敏、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卢静三位教师担任评委。最终赵静、刘书毓两位教师脱颖而出,她们及其教学团队将代表电影评论中心参加我校2024年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

图片一、以文影启迪智慧,以思政铸就灵魂

周立萌老师从课程思政、课程理念、实施方法、实施成效四个方面展开了《从小说到电影》课程思政设计创新汇报。周老师提出了破“三失”、行“两育”、融“两堂”、树“两人”的思政理念。面对当下学生对经典艺术作品鉴赏的“失真”,知识集成综合能力的“失配”以及主流价值体系表达的“失语”,通过将通识教育与完满教育融入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中去,从而培养出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的青年影评人与懂审美、会鉴赏、能协作、有情商的完满的人。同时,周老师以“一中心、两融合、三过程、四向度、五评价”作为课程的实施方法,旨在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双师授课、翻转课堂、特色阵地、双院协同的有效方式去培养完满的人。

图片二、以人为本•文化浸润•价值引领:电影鉴赏与思政教育融合探索

刘书毓老师以课程《经典电影赏析》为例提出了她的思政育人目标,即重点进行电影艺术手法欣赏和主题思想解读,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引导学生正确欣赏电影艺术,从电影中领悟百味人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她秉持“新文科”发展理念,融合多学科,引入课程的最新实践与成果,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重构。其中,刘老师提出了理论知识模块化、专业知识通俗化、思政元素体系化三大模块。此外,刘老师重点以电影《流浪地球》为例,通过究竟是建造诺亚方舟还是带地球流浪的问题思考,引导学生进行中国式的乡土情结、愚公移山、文化自信的情感升华与价值引领。该案例富有逻辑地进行了课程思政内容的优化与渗透,并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图片三、学创一体•能力进阶•德业兼修——浸润式课程思政教学创新设计与实践

赵静老师从课程概述、创新途径、痛点问题与创新成效四个方面展开汇报。她提到,《从小说到电影》作为一门从2014年就建课的校一流课程,旨在培养“懂鉴赏、会影评、能创作、善思辨”的复合型人才。在课程思政设计思路方面,赵老师提出“一观两域三维四面”浸润式设计思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领,通过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评价实施四面去进行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家国情怀。

在赵静老师《从小说到电影》的课堂上借助了当下热点游戏黑神话•悟空的改编,然后结合了原著三打白骨精的情节内容与电影《大话西游》的改编,带领同学们分析改编的时代意义,在此过程中融入了传统与现代化创新的课程思政内容。这些创新路径都是旨在达成学生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与教师教研水平的大幅提高。

图片四、艺术鉴赏与思政教育同行:改编课程中的德育渗透

李晶老师从“两性一度”对其课程总体设计进行了概述。其中包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组合的高阶性,思政方式与过程精准化、思政内容体现前沿性和时代性、学习评价体现三三原则构成的创新性,以及挑战度。同时,她还提到了具体的实施路径。线上空间、线下空间、完满教育、院线观影的“融入四空间”。课程设计、第二课堂、实践汇报、协同评价、大赛联动的“融入五场景”。这些实施路径都旨在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提升学生政治素养,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与此同时提升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与艺术鉴赏力。

图片五、点评:深挖内容•注重细节•强调思政

评委们对各位教师的精彩汇报进行了专业点评。通识教学部主任张晶晶主任在点评中说到:《从小说到电影》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对于每位教师来说都是一样的,那么在大家的课程思政汇报中应该针对考核方式当中的亮点去谈及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去设计,例如短视频影评,我们应该谈到这样一种考核方式是为了适应学生当下所处新媒体时代的一种表达方式,以此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这样说明会让我们课程思政的目标更加明确。

图片  来自远景学院的王慧敏老师首先谈到了关于PPT制作的问题。在每位老师的创新汇报当中,应该将各自更细节更亮点的东西通过图文匹配的方式呈现出来,而且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思路与逻辑要保证清晰。然后,王老师提到了关于“亮点”的问题。王老师说到:“我们要做到亮点突出,每个老师可能都会去总结自己的实施路径、实施成效,但是你在讲解的时候一定要标注突出重点,不能只是利用名词的堆砌去讲述一些假大空的东西,而是要去实际分享你具体是怎么融入课程思政。”

图片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卢静主任则是从专业的思政角度给出了建议。卢静主任认为,各位参赛教师应该将报告阐述中关于我校影院空间、完满教育等硬件设施与当下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提到的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当下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相融合达到课程思政的真正效果。例如赵静老师在她的课程中借助黑神话•悟空与传统文化作品《西游记》进行了课程思政的渗透。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将去年10月份新提出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及马克思文艺思想融入到课程当中,我们只有去不断的将当下最潮最热的时政热点喊出来才能够更好的进行课程思政的融合与渗透。

图片  评委们的点评既专业又具指导性,不仅肯定了教师们的创新实践,也指出了进一步提升的方向。课程思政教育应当更加注重内容的深度挖掘、细节的精准把握与思政元素的自然融合,使教学过程既富有深度与广度,又充满人文关怀。

本次选拔赛不仅是对教师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能力的一次检验,更是对电影评论中心在思政教育领域创新探索的一次集中展示。选拔赛的落幕意味着新征程的开始,赵静、刘书毓两位教师及其教师团队将带着评委的建议与期望,代表电影评论中心参加更高层面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继续深化艺术与思政的融合,探索更多元、更有效的教育路径,引领学生在电影艺术的熏陶中成为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的完满的人。

编 辑:成 可

责 编:张红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