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活动

首页 >> 特色育人 >> 电影活动 >> 正文

训练营结营 | 晋中信院影评思维破壁四期训练,引领学员完成从观众到评论者的思维进阶

发布日期:2025-10-20    信息来源:    作者:     供稿:     摄影:    编辑:郭磊

2025年10月15日下午16点,为期四期的影评思维破壁训练营在毣谷书院故事·时“间”圆满落下帷幕。该训练营主讲导师王薇(电影评论中心教师)、辅助导师郭磊(电影评论中心教师)以其独特的训练设计和扎实的影评指导,引导学员完成了从普通观众到初级影评人的思维蜕变。

undefined


本系列训练营精心设计了循序渐进的四期课程。首期《疯狂动物城》以“破除误区:从情感表达到分析思维”为主题,带领学员迈出专业影评写作的第一步;第二期《向阳·花》着重“影评分析框架的建立”,帮助学员形成稳定的内在分析体系;第三期《人生开门红》深入探讨“影评如何解读社会议题”,引导学员将电影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语境中;收官训练《749局》则挑战“‘烂片’如何进行影评分析”这一独特课题,传授有价值的批判性写作方法。

undefined


训练营采用“案例精讲+思维破壁+即时练习”的多元形式,每期限额30人,确保教学效果。在颇具争议的《749局》影评训练中,王薇导师特别设计了“避坑指南”,教授学员如何跳出单纯吐槽的陷阱,从导演意图、类型片规范、电影工业水准等专业角度,对口碑不佳的影片进行富有建设性的批评。这种方法不仅提升了学员的影视鉴赏能力,更培养了其客观理性的批判思维。

undefined


四期训练形成了完整的影评写作教学体系,从基础分析到框架建立,从社会议题解读到争议作品评判,逐步深入。学员们通过系统学习,不仅掌握了影评写作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建立了独立的审美标准和批评立场。


undefined


学员影评训练成果展示

Film Review Center & Film Club

数据(专升本)2505班  曹兴磊

上下滑动查看

偏见制造的恐怖,与包容缔造的和解

——评《疯狂动物城》的叙事隐喻

一场名为“午夜嚎叫”的危机席卷动物城,食肉动物接二连三地野蛮化,整个社会陷入恐慌,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之间长期存在的信任濒临破裂。当真相最终揭晓时,我们发现这场危机的根源并非来自猛兽的天性,而是一种由“午夜狼嚎花”提炼而成的人工毒药。在电影《疯狂动物城》中,这个精巧的叙事设计,犹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解剖了偏见形成的复杂机制。

影片中,羊副市长利用高科技手段伪造了食肉动物“野蛮天性”复苏的假象,这一情节深刻揭示了偏见如何通过操纵证据而被制造与放大。当一个个受害者出现时,整个社会都不自觉地陷入了“自我应验的预言”——因为相信食肉动物天生危险,所以任何异常事件都很容易被归因于他们的本性。这种思维捷径让我们习惯于用固有的认知框架来解释世界,而不是重新审视框架本身的真实性。

《疯狂动物城》中,即便是作为打破偏见代表的朱迪警官,在新闻发布会上也会不自觉地使用“天生野蛮”这样的表述。这一失言行为展现了无意识偏见的顽固性与普遍性。它提醒我们,偏见不仅存在于明显的恶意之中,更常常隐藏在看似客观的语言表达、社会制度和日常行为里。

更发人深省的是影片最终给出的解决方案:真正的和谐不是要消除个体间的差异,而是要创造让每个生命都能被看见、被理解、被尊重的空间。当尼克成为警局第一位狐狸警官,当小型啮齿动物拥有专属的社区,当树懒可以在车管所按照自己的节奏工作——这些精心设计的细节都在诉说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正的包容,不是将所有人纳入同一模具,而是让不同的生命都能按照自己的本性自在生长。

《疯狂动物城》通过这个关于偏见与和解的寓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更为开阔的视野:当我们愿意超越表面的差异,直视每个生命的内在价值时,才能构建一个既尊重个性又促进共融的社会。


机制(专升本)2504班  蔚璟奇

上下滑动查看

在命运沼泽中向阳绽放——《向阳花》影评

2025年清明档冠军之作《向阳花》,由冯小刚执导、赵丽颖领衔主演,通过“入狱经历、出狱困境、艰难谋生、拯救黑妹、向阳重生”五个情节,勾勒出边缘女性“在泥泞中绽放”的生命力。高月香为给失聪女儿购买人工耳蜗而铤而走险,黑妹从小被盗窃团伙控制伪装聋哑人,她们在狱中结下深厚情谊,出狱后共同面对生存考验。

影片的突破在于将镜头对准鲜被关注的刑满释放女性群体。高月香既有自私吝啬的一面,也闪烁着母性光辉;黑妹装聋作哑,却坚守内心正义。她们的关系暗喻着两种救赎路径:前者通过母性实现自我救赎,后者在群体联结中重获新生。冯小刚用朴素的镜头语言,通过方言对白、素颜出镜等手法,赋予影片纪录片般的真实质感。

赵丽颖的表演令人惊叹。她一改往日形象,以纯素颜、方言表演,通过细腻的肢体语言和极具感染力的哭戏,将高月香的坚韧与母爱展现得淋漓尽致。兰西雅饰演的黑妹同样惊喜,其肢体语言和眼神戏充满戏剧张力。

虽然影片存在叙事仓促、类型定位摇摆等不足,高月香的形象在“母性光辉”与“江湖义气”间略显失衡,暴力美学的运用也削弱了主题的严肃性,但其社会意义不容忽视。它让我们思考:善良者该如何生存?边缘群体该何去何从?

作为经历过专升本历程的学子,我深深共鸣于高月香的挣扎。找工作时的艰辛、被歧视的自卑,这些体验何其相似。她为给女儿谋生机,在泥沼里一次次爬起;我们为突破学历壁垒,在无数个深夜咬牙坚持。本质上,我们都是“在难走的路上找光”。

《向阳花》最珍贵的,是让我们看见“被遗忘者”的挣扎与光芒。每个与困境死磕的平凡人,都是自己生命里的“向阳花”——哪怕脚下是泥泞,也要朝着光的方向,倔强生长。这份从缝隙里挣出来的希望,正是现实主义作品最动人的力量。


审计(专升本)2502班  郭昊天

上下滑动查看

《人生开门红》的社会切片

这部由易小星执导的喜剧电影,以其锐利的社会观察和荒诞的喜剧手法,将直播时代的种种怪现状解剖得淋漓尽致。电影讲述烤肠摊主周大江意外与顶流网红小海茉组成“预制情侣”而卷入网红名利场的故事,却远不止于一个简单的闹剧。

电影毫不留情地撕开了直播行业的“遮羞布”,将那些隐藏在滤镜背后的事实摊开在观众面前。周大江在直播卖红薯叶精华时,一脸憨厚地告诉网友:“红薯叶在我们那儿是喂猪的,不要被骗了啊!”这句朴实的真话与他身边团队惊恐的表情形成鲜明对比,戳破了直播行业精心编织的谎言。

当秦天龙联合黑心工厂用死猪肉、槽头肉制作烤肠,还狂妄宣称“反正吃不死人,我都没嫌他们穷,他们有资格嫌我卖的东西脏?”时,影片已超越了单纯的搞笑,直指资本对底层消费者的蔑视。

“预制情侣”这一核心设定,是电影对当代情感异化最精彩的隐喻。小海茉在镜头前是鲜活可爱的“元气少女”,私下却是被资本控制的提线木偶。她浑身上下全都是假的:假名(真名叫唐微雨)、假发(其实是黑发)、假情感(直播中随时能哭)。

情感在流量经济中,已沦为可批量生产的工业品。更令人心惊的是对“苦难营销”的揭露。小海茉卖电影票时,直播前没做任何功课,仅靠助理简单介绍,就能装出对电影了如指掌的样子。镜头前,她小脸一拉,开始苦情飙泪,30万张电影票瞬间售罄。悲情成为套路,真诚的泪水与表演的泪水在直播间里已没有区别。

面对层层包裹的虚假,电影最终指向了 “真实”的价值。周大江在直播间笨拙地举起烤肠,却被美颜滤镜自动修正成“励志创业偶像”。这种技术对人设的扭曲,正是当代身份认同困境的隐喻。而当他最终无法忍受用劣质香肠欺骗乡亲们,在直播间摘下耳返,用烤肠车的喇叭喊出“这肠子里灌的是真肉”时,完成了一次对虚假泡沫的英勇爆破。

电影中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周大江与小海茉衣服上分别印着的“Keep Real”和“Be True”。这既是角色觉醒的宣言,也是导演对观众的提示——在万物皆可表演的时代,真实成为最稀缺的品质。

影片结尾给出了两个结局:一个是理想化的,大家都回归了正常生活;另一个则更为现实——坏人还在继续骗人。《人生开门红》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答案,而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这个被流量绑架的时代里,我们每个人的处境与选择。


数据(专升本)2505班  卢冉

上下滑动查看

《749局》:一则关于青年觉醒的心理寓言

《749局》看似是一部关于超能力与灾难的科幻片,实则是一个青年在灾难与记忆交织中寻找自我的心理寓言。马山这个角色的核心弧光,不在于他拥有何等超凡的能力,而在于他面对世界时经历的“信念崩塌”与艰难的“自我重建”。

影片开场时的马山,被塑造成一个普通青年,意外被卷入异常事件,被迫进入名为“749局”的神秘组织。导演通过视觉语言传达他内心的困顿:禁闭室残破的环境、狭窄的床位、走廊无尽的纵深,这些密闭空间构成一个巨大的隐喻——个体在庞大体制中的窒息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马山初入749局时的一个长镜头:他站在巨大的大厅中央,而他的身影在广角镜头下显得格外渺小。这种视觉上的压迫感,精准地外化了他被体制“观看”与“规训”的处境。

马山与749局的关系充满了矛盾。他曾一度被困于749局,正如他自己所言:“我跨过这座桥,只要5秒,但要想摆脱他们,好像需要跑一辈子…”。这种无法摆脱的关联,象征着个体与命运之间的挣扎。马山渴望普通人的生活,却因身体的特异而被永远标记为“异类”,这种身份认同的危机构成了他成长初期的核心心理状态。

电影中的马山也是无数被操控、被误解又渴望自由的人的缩影。他的成长轨迹不是传统的从懦弱到强大,而是从被动的麻木到主动的清醒。在最终的高潮对决中,马山完成了从逃避到担当的彻底转变。他的翅膀被击碎后重组成控制器缺片,这一意象极具象征意义——曾经代表他异类身份、带给他无尽痛苦的翅膀,最终成为了拯救世界的工具。马山不再将自己视为“怪物”,而是接纳了这份特殊身份所承载的使命。当他翱翔于山川河海之上时,不仅是身体的自由飞翔,更是灵魂的解放与成长完成的状态。

工作人员:安玖庆、宋杨杰、李鑫宇、张晓艳、何书瑾

编   辑:安志博

责   编:王   薇

终   审:张振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