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19时,电影评论中心的赵静老师与来自各专业的80余名学生齐聚博学楼203室,以“文化传承·类型融合·价值传递——2025春节档电影启示”为名的学术讲座如期举行。赵老师聚焦2025春节档6部电影的“IP文化”传承、“喜剧+”类型融合以及“合家欢与民族情”的价值传递等多角度展开主题分享。
讲座伊始,赵老师谈到2025春节档恰逢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天时地利人和的春节档未出现“神仙打架”的热闹局势,却造就了“一家独大”的现象级电影。在IP加持助力叙事的优良基因上,《哪吒之魔童闹海》借势叙事,将传统神话故事与现代青年精神结合,以“不知天高地厚”的“不认命”姿态引发共鸣,从众生相的刻画到奇观化的视听打动了全国观众。此外,《唐探1900》则借助历史背景深化文化命题以及在喜剧悬疑中融入爱国主义情怀,一改前作的“合家欢”叙事。《熊出没·重启未来》也将科幻与生态保护主题有机融合,突破了低幼合家欢模式。《蛟龙行动》虽票房失利,但其以我国核潜艇官兵守护亚太和平为主线,由前作的爱国情怀上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视野。随之赵老师说到“春节档”可谓兵家必争之地,但电影是“故事为王”的媒介,唯有好的叙事能成就一部佳片,在2025春节档中当然也有依靠强大IP文化,却惨遭失利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和《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两部影片,前者凭演员的影响力在预售票房遥遥领先,但上映后因剧情逻辑混乱而导致票房惨败,后者也因造型视效观感不佳而遭遇诟病。
讲座的最后,赵老师提出一个思考,在我们所处的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该以怎样的眼光看待电影。在当今短视频泛滥的年代,电影似乎受到了冲击,但这也是最好的时代。高度凝练的故事、独有的观影场域、与时俱进的主题表达依旧彰显其兼具的亲和力和人文性,看过更宜思考。借用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的表述结束讲座,“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编 辑:王欣悦
责 编:赵 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