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活动

首页 >> 特色育人 >> 电影活动 >> 正文

院线观影(第146期)|想飞的女孩子们 “飞”起来了吗?

发布日期:2025-03-21    信息来源:    作者:     供稿:     摄影:    编辑:郭磊

图片   压抑、窒息、破碎感,除了这些直接的情绪之外,《想飞的女孩》还展现了细腻的互相救赎、互相支撑的姐妹情。 电影作为视听的艺术,符号的意象在表达中非常重要,比如影片中的“飞”“乌鸦”“黑色的披风”等等,但如果需解码的符号过于繁多,反而会影响观众的观看情绪,降低共鸣。一直不缺内容的女性题材,在讲述女性生存空间和境遇时,《想飞的女孩》似乎还是缺少了点力量感,同时部分故事情节在逻辑上开了一会儿小差,类型风格也不够协调统一。同一部影片,从不同的角度,大家看到的东西和体会到的感受都有可能不同,让我们看看同学们怎么说。

图片《想飞的女孩》:“她”的无力飞行

作为一部集导演、编剧、主演同时都是女性的电影,本身就令人期待。电影在前期宣发时,以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为宣发卖点,且官宣定档三八妇女节登录内地电影,影片势头很猛。但在观影结束后,却令人大失所望。影片在商业片和文艺片间摇摆不定,剧情割裂,缺少生活化细节,很多叙事过于失真,导致观众很难看进去与其共鸣。从《热辣滚烫》《出走的决心》《好东西》,女性电影开始逐步发力,并向成熟化迈进。但对于女性化电影,除了数量,质量与品质还是根本,女性电影的成长与崛起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学生观影指数: 5.8

Film Review Center & Film Club

食安2401班 王佳兴

评分:6.5

上下滑动查看

在这部影片构建的世界里,“乌鸦”这一意象无处不在,映射着田恬的命运。

影片结尾,方笛饰演的女将军从城楼纵身一跃,黑色披风如乌鸦展翅,那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而“乌鸦”这一意象,早在影片前期就已悄然埋下伏笔。

田恬年幼时,前往天台向叔叔要钱遭拒,一只乌鸦突然出现,此时镜头突然切换至夜晚田恬写作业时被父亲索要钱财的场景。父亲因未拿到钱而迁怒于田恬,看到她怀中的乌鸦,便大骂她是丧门星,仿佛田恬的存在就是家庭不幸的根源。年幼的田恬满心困惑,不明白为何自己对乌鸦的喜爱不被理解,只能无奈放走这个寄托着她情感的小生命。此后,田恬怀孕,方笛探望时,又看到她胳膊上纹着的“乌鸦”,这一意象再次出现,强化了其与田恬命运的紧密联系。

电影中多次提及的“乌鸦”这一意象,串联起田恬坎坷的人生轨迹,暗示着她多舛的命运。在大众认知里,乌鸦常被视为不祥之物,是灾难的象征,遭人厌恶。影片中的田恬对乌鸦情有独钟,恰恰是因为她在乌鸦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小生活在黑暗家庭环境中的她,被父亲教唆去骗钱,从未感受过家庭的温暖与关爱,她就像那只不被欢迎的乌鸦,孤独且被人嫌弃,觉得自己倒霉透顶,生活毫无希望可言。

乌鸦所代表的厄运如影随形,深刻地诠释了田恬在黑暗社会现实下,无力挣脱命运枷锁的悲惨境遇。这一意象的运用,使影片对社会黑暗、人性丑恶的批判更加深刻,也让观众更能体会到田恬在苦难中挣扎的痛苦与无奈,感受到影片想要传达的对命运不公的控诉以及对身处困境之人的同情。

食安2401班 程祺

评分:7

上下滑动查看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两个女孩儿在命运的安排下互相救赎的故事。

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略显平淡,没有特别令人印象深刻与难忘的情节部分。但在某些意象的表达上还是有着比较特别的设计,其中有不少情节涉及到了“飞”这个主题:在幼时田恬偶然捉到了一只乌鸦,但家人都认为乌鸦不吉利,不让她养,她在放乌鸦的时候就一直让它飞,这是第一次涉及到“飞”,导演用“飞”暗示了她想要逃离这个家的心理;后来她怀孕后在胳膊上纹了一只乌鸦,说自己像这只乌鸦,不被人喜欢,自己的命运又如乌鸦不祥的征兆一般,比如每当她以为自己的生活要好起来的时候,就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意外发生,让她感觉前途一片黑暗,无法逃离;影片的最后一幕,由方笛扮演的女将军在杀出重围后从城墙上一跃而下,就在快要坠下去的时候,她打开披风飞了起来,而黑色披风如同那只乌鸦的翅膀,她终于可以像一直不被欢迎、不被看好的乌鸦一样,冲破一切阻力飞起来,突破了自己也突破了别人的眼光,具有了追求幸福的能力。

这部影片并非采用传统的顺序来拍摄,而是以女孩儿逃出毒窟的场面作为开场,给观众留下了悬念。田恬从曾经那个阳光肆意的人变成了后来狼狈的模样,影片一直利用情节结构设疑,随着情节的不断推动,转变之谜才慢慢被解开,这样的讲述方式被导演处理得非常好,激起了人们的好奇之心,有了一直看下去的欲望。甚至在结尾处,影片也没有给出最终确定的结局,而是以开放式的形式结尾,让观众自己进行思考。

食安2401班 刘诗怡

评分:6

上下滑动查看

影片开始,昏暗色调与晃动镜头营造出强烈的不安感,映在田恬脸上的红光,如同恐惧的烙印,却也开启了这场震撼人心的视听叙事。开场的视觉混乱削弱了部分观影体验,但是也为后续情节埋下伏笔,预示着主角们跌宕起伏的命运。

随着剧情推进,女主角在生死边缘的挣扎展现出惊人的求生欲,与前期的恐惧形成鲜明对比。而方笛为还家庭债务的片段,尤其是生理期仍被迫替身下水的情节,深刻描绘出生活重压下她变得麻木。姐妹俩在各自困境中的相互牵挂与救赎,成为影片的核心,有力地凸显了主题。

电影很多片段也揭露出了人性的丑恶。田恬的父亲吸毒成瘾,从小就教孩子向姑姑一家骗钱,甚至用孩子威胁她,这种令人发指的行为将人性的黑暗面展现得淋漓尽致。田恬报警反遭报复染上毒瘾、误杀他人,每一次命运的重击都让她在绝望中越陷越深,即便如此,她仍独自承受,守护着姐姐,不愿告诉姐姐现在的自己是多么的不堪,这份坚强与隐忍令人痛心。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乌鸦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乌鸦常被视为不祥之物,在本片中,田恬从小的经历与乌鸦相仿,甚至后来纹了一只在身上,说明在她心里觉得自己和乌鸦一样不详,遭人唾弃,也更加体现了她深受黑暗势力的迫害。

当然,影片也有温暖与希望的角色。火锅店老板虽惧怕黑恶势力,但坚守正义,宁肯挨打也不承认自己见过方笛,他的存在不仅为影片增添了一抹诙谐,缓解了压抑氛围,更代表着黑暗社会中微弱却顽强的正义力量。但有些情节设置我认为不是很合理,比如那个超市老板与这个女孩儿只是第一次相见,却一次又一次无条件的帮助她。

影片结尾方笛飞下城楼,这一极具冲击力的画面将女性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歌颂了永不磨灭的女性力量与希望,提升了电影的主旨。

软件2402班 姚乐

评分:5

上下滑动查看

于黑暗中逐光,在挣扎中寻梦

电影中的灰暗色调贯穿始终,象征着主角们深陷的生活困境。但在一些关键场景,比如田恬和方笛在海边迎着日出奔跑时,暖色调的光线又给人带来希望的感觉。这种光影的对比,强化了影片主题——即便身处黑暗,也不能放弃对光明的向往。影片中对女性困境的展现真实且深刻,不仅有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还有社会对女性的种种不公,传递出女性之间相互扶持、自我救赎的力量。但影片在主题表达上,过于单一,深度不足,且过于传统与老套。

软件2402班 郝学琪

评分:4.8

上下滑动查看

我想让她飞,像你一样

影片在叙事上采用了大量的插叙手法,这些插叙如同一片片拼图,逐渐拼凑出姐妹俩过去的经历与现在的困境。然而,这些插叙却往往在情感高潮处戛然而止,虽然这种叙事方式

增强了影片的悬疑感,但最大的感觉却是让观众感觉到叙事线的缺失,使得整个故事让受众不舒服。当影片的最后一幕缓缓落下,观众仿佛仍能感受到田恬与方笛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挣扎与追求,但也仅此而已。

软件2402班 张丽清

评分:5.8

上下滑动查看

这部电影中两位女性将原生家庭的伤痛、社会对女性的压迫等问题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田恬的父亲因为救姐姐而变得残废,从此他便一蹶不振,开始了颓废且堕落的生活,甚至染上了毒瘾。将自己生活的遭遇归咎于他人甚至影响着幼小的田恬,这是十分可气的地方,他从小教田恬骗人,以至于田恬的思想逐渐堕落,不学无术,甚至早早成为了单亲妈妈。而方迪则是被母亲当做赚钱的工具,做演员替身吃尽了苦头,一次次被人刁难的不易换来的确是为母亲还债。在两人发生冲突时,方笛愤怒的眼神、大声的斥责,展现出她的强势;而在田恬陷入危险时,她毫不犹豫挺身而出,眼神中的坚定又让人看到她对表妹深深的关心。两人的命运都如此坎坷,致使方迪对田恬既爱又恨。在田恬迎来露露这个女儿时,她找到了生活的动力,她开始努力赚钱,可是始终摆脱不了父亲的魔爪,当她鼓起勇气举报她的父亲后,换来的却是“父债子偿”,又像是被推入了无限深渊。在阴暗的隧道里,被迫注射病毒,被折磨的遍体鳞伤,好不容易逃脱,却失手杀人,无奈只能到处躲藏,她感慨上天的不公“为什么我就不能好好生活”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和悲愤。

影片中,姐妹俩的互动也是一大亮点。她们有过激烈的争吵,在狭小的房间里互相指责,将多年的积怨和委屈一股脑地宣泄出来,那种剑拔弩张的氛围让观众也不禁屏住呼吸;也有过温暖的时刻,在田恬最无助的时候,方笛紧紧地抱住她,轻声安慰,两人相拥而泣,这一幕又让人感受到亲情的力量和温暖。

编 辑:杨茜然

责 编:贾云霞 张振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