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活动

首页 >> 特色育人 >> 电影活动 >> 正文

镜遇——讲座(第74期)|武侠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发布日期:2024-11-29    信息来源:    作者:     供稿:     摄影:    编辑:郭磊

11月15日下午,一场关于武侠电影中女性形象的主题讲座在万画影城201教室拉开帷幕。此次讲座的主讲人王心智老师,以武侠电影当中的女性这一特殊群体作为切入点,以全新的视角对武侠世界进行了解读,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电影学习体验。

图片王心智老师首先以类型片为切入点,横向对比了印度歌舞片、日本武士片、美国西部片、中国武侠片,并指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核。他指出,武侠电影以中国武侠文化为背景,以侠客为主角,作为中国所独有的一种类型电影,强调侠客们扶危济困、惩恶扬善的侠义观念,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

图片之后,王老师又以女侠和妖女这样完全相反的两种女性形象为例子,论述了武侠片中女性形象的历史变迁。在对女侠形象的剖析中,王老师指出女侠形象看似是对以往以男性为中心的武侠世界的反叛,但实际上这种抗争却极其有限。首先是女侠的行为动机被不着痕迹地设定为男侠伦理的认同者,其次女侠冲破的只有肉眼可见的家庭牢笼,但肉眼不可见的社会秩序牢笼,女侠却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冲破的。因此女侠也只能迎来重新回归到传统价值体系之中,或者远离世俗隐居避世两种不算圆满的结局。

在对妖女形象的分析中,王老师指出,成为妖女的原因对妖女的命运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果是被逼无奈有苦衷的成为妖女,则在故事中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但如果是走向极端情感,做出与社会导向相背离的举动则只能迎来被合力诛杀或以身殉道的结局。妖女力量的过于强大,会令其在观众的判断中处于一种“失控”状态,随之带来的焦虑情绪最终迫使妖女再次回归传统,而最为自然又不易令人察觉的方法,便是用是非善恶的道德体系来包裹和淡化颠覆性别秩序所带来的冲击。

图片此次讲座的主题新颖有趣,让在场的同学们对武侠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有了全新的认识与看法。在场同学表示,没想到从小到大看的武侠片还可以有这么特别的审视角度,也让他们对近年来院线中少见的武侠电影重新燃起了兴趣。许多同学也表示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角度新颖内容深刻的讲座,让他们能够在参加活动的同时也能学到新的知识,提升自己对电影的鉴赏水平。

工作人员:张思舒 吴依蕊 李林瑾 郭佳荣

编 辑:杨茜然

责 编:王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