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活动

首页 >> 特色育人 >> 电影活动 >> 正文

院线观影(第110期) | 《出走的决心》:到底是什么束缚住了女性?

发布日期:2024-10-15    信息来源:    作者:     供稿:     摄影:    编辑:周立萌

  这是一部探讨女性生存空间和自我寻求发展的电影。从电影的影像上看,这部电影不论是在光影的造型上,还是构图的设计上,都凸显了女性生存空间的封闭、狭小、压抑的特点。本就狭小的空间里,还配上了被分割的更小的木头窗框,不仅让空间更为局促,也让女性生活中被各种繁琐的家庭事务分去的精力更加具象。甚至在李红与大学时期女儿对话时的构图也很细致地构建了单人出镜的双人对话形式,此时的她们从表面上看确实是在进行双向沟通,但从构图的角度看,李红所说的话其实是自己说给自己听的内心写照,同时也反映出女儿与母亲的心灵隔阂。本部影片通过一个家庭的故事,却展示了多位女性内心挣扎的精神状态,但这并不是简单的男女性别的冲突问题,因为当李红最终出走的那一刻,女儿像母亲一样陷入了生活的泥沼,似乎电影在暗示我们,出走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在出走的那一刻最终的问题再次循环出现,从这个层面上看,导演并没有提出解决这一女性困顿问题的方法,因为这本就不是性别问题,而是社会问题。

大学生观影指数:9.0

Film Review Center & Film Club

英语(专升本)2411 张龄化

评分:9.4

上下滑动查看

女性的自我救赎

本片讲述了一个普通女人李红不再为弟弟,女儿等活着,而是为自己想要的生活,想要的自由而不断挣扎、不断飞向自由的故事。我认为影片其实更想表达的是女性的独立与自我救赎的故事。

先从影片的镜头来看,不论是李红少年时的家庭环境:窄小的院子里看不见任何值钱的物件,母亲始终忙于炉子旁,还是成年后始终照不亮的窄小房屋,影片中环境的逼仄总让人产生一种强力的感受:压抑。甚至楼道里都展现得十分拥挤;去市场的路上,除了灰暗还是灰暗。导演给出的所有镜头都在诉说着李红的窘迫和心情的压抑,这种压抑会让观众觉得生活无望,与后面李红得成功自赎形成强烈对比。这样的对比也使本篇的表达更具深意,女性要通过拥有改变自身的勇气获得救赎自我的力量。

再从影片的音乐音效中来看,这部影片中有一段音乐停止的片段。回顾一下女主人公与丈夫孙大勇一起买菜回家,下起了大雨,孙大勇手里拿着伞,李红手里提着菜,还一直在尽力追赶孙大勇,但是孙大勇丝毫不顾及李红的感受,径直往前走,此时一对夫妻双手撑伞一起躲雨,李红的状况与之形成鲜明对比。这使李红感触很深,随即放弃继续追赶孙大勇。在这一段中影片没有使用任何音乐,只有轻微的雨声。这一段在失去了音乐的加持之后,反而更容易使观众投入李红的内心世界,让李红内心的悲伤、难过、悲愤等等感情与雨滴一起凌乱地掉落。

其三,影片中色彩的变化、运用、对比也是一大特色。幽暗狭窄房屋内的深谙色调与李红终于独立放飞自我后,身穿的红裙子,前后形成巨大反差,此时鲜艳的色彩暗示了李红摆脱家庭束缚后那放松自由的心态。再仔细看的话,我们可以看到李红在自驾游后虽然背景是象征着随风飘摇自由的大树,但是导演仍旧在这里加了一些阴暗的滤镜,说明来自家庭的束缚对她的影响很深,即便已经开始过着自己向往的生活,但是这种来自家庭的苦难还是对李红有着一些不可避免的影响。

本篇讲述了李红的前半生一直被父母,丈夫,孩子所束缚,经过不断挣扎,最终自赎的故事。影片使用暗喻、对比等表现手法来突出影片主旨,增强感情色彩,向观众表达女性一定要独立于自赎的思想。影片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李红,更是世界上千千万万个李红的故事。

会计2305 张琳倩

评分:8.5

上下滑动查看

提前奔赴自由热烈的自己

《出走的决心》是由真人改编的女性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剧情的发展与整体灰调紧密相连。影片开场,李红在灰暗的房间里默默收拾着家务,周围的环境色调暗淡,这暗示着她生活的沉闷和压抑。她的日常活动被局限在这个灰色的空间里,没有活力和希望,就像灰色的画面一样,充满了无奈。曾经的她也怀揣梦想、憧憬大学,却因重男轻女的家庭而放弃;渴望的爱情在一次次忍气吞声中磨灭;向往的远游却因生活的种种枷锁不断地让步与妥协,这让她的世界失去了色彩。

婚姻中的灰调。“明事理”的丈夫退休后生活里只有乒乓球和钓鱼,李红只能麻木的听着乒乓球反复砸玻璃的声音为家里上上下下的事情忙碌。在面对丈夫的怀疑和猜忌时,紧张的气氛通过灰调的画面进一步加剧。中度抑郁的确诊,李红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在孙大勇眼中却成了矫情与不知足。灰色的背景让观众感受到李红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仿佛她被囚禁在一个无法逃脱的灰色牢笼中。而她内心的挣扎和矛盾,在灰调中显得更加复杂和无奈。

寻找中的灰调。随着剧情推进,李红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每一次的尝试和探索都充满了困难和阻碍。画面依然保持着灰调,说明她内心仍有迷茫和不确定。即使有一丝希望的曙光的出现,也很快被现实的灰暗所掩盖。她试图寻找新的生活方向,但周围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却不断地将她拉回原地,这种无力感在灰调的衬托下更加深刻。

希望中的灰调。当李红决定出走时,虽然有一丝勇敢和决绝的气息,但整个画面依然没有脱离灰调。这表明她的未来充满了未知和挑战,即使做出了选择,也无法摆脱现实的沉重。灰调在这里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着她所面临的困境和人生的艰难。但当她踏上自驾的旅程,站在高高的山顶上肆意洒脱、神清气爽;遇到了一群支持李姐生意的人;与三十多年未见的好友相聚,此刻一个女性挣脱束缚后绽放出的耀眼光芒。尽管灰调仍在,但心中早已明亮。这一次,李红只是李红自己。

《出走的决心》讲的不是出走,而是决心。我们看到了女性的力量与勇气。我想我们都有做自己的权利,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机会在我们自己手里,去做野花吧,随风起,永不散!

审计2307 杨小雨

评分:10

上下滑动查看

出走与决心的交响

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我们常常会陷入困境,被生活的琐事所困扰,被世俗的眼光所束缚。而电影《出走的决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内心深处对自由和真实的渴望,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影片围绕着主人公李红展开,她的一生是无数普通女性的缩影。从年少时因家庭责任放弃大学梦,到步入婚姻后在琐碎的生活与丈夫的冷漠中逐渐失去自我,李红的经历让人心疼。她就像被困在一个无形的牢笼中,不断地为他人付出,却忘记了自己也有追求梦想和幸福的权利。

电影中那些生活的细节描写让观看者感同身受。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无尽的压抑。丈夫的抱怨、女儿的依赖,以及生活中无尽的家务,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李红紧紧束缚。每一次听到那些嘈杂的声音,看到她无奈地去收拾、去应对,都能深刻体会到她的疲惫与压抑。而她眼中世界从彩色渐渐褪变为黑白,更是一种无声的呐喊,象征着她内心的希望在一点点被磨灭。当她真正踏上寻找自我的途中,如同一道道破晓的曙光,照亮了李红曾拥有的梦想与希望。黑白与彩色的交织,不仅是李红人生的写照,更是女性在传统与现代、牺牲与自我之间寻求平衡的真实写照。

最终主人公李红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出走,踏上了寻找自我的旅途,在一次次的困难中迎难而上。她出走的决心不仅是对生活的宣言,也是一种对自由的渴望。正如每个人的生活,虽时常受到各种束缚,但心中的那份渴望绝不因此而消逝。最后我想说,女性可以拥有爱,但不能依赖爱,不要期待任何人做自己的靠山 你应该是自己的那座山。

审计2307 乔蕊

评分:8

上下滑动查看

女性的自我认同与内心冲突

影片主题关注的是女性自我认同与内心冲突的探索。这部影片是根据一位50岁的阿姨苏敏的真实故事进行改编,是现在很多女性的社会现象,这也让观众无比期待这部蕴含深厚情感的作品。在观看这部影片时,我看到了女性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不断地牺牲自我,不断地牺牲自己的时间。生活里她可以满足是很多人的需求,但独独满足不了自己,独独没有自己存在的空间。苏敏的出走,表面上是一次个人经历的体验,实际上却象征着无数女性在生活中需要面对的选择与挣扎。咏梅饰演的苏敏,既是一个温柔体贴的母亲,也是一个勇敢探寻自我的人。她将这种矛盾且复杂的人物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中年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易与勇气。当李红最终摆脱舒服,成功自驾之后,每驶入一个新地方,背景音乐总会带给人一种新希望的感觉,营造出探索未知的刺激和美好,音乐的节拍和剧情融入到一起,进一步展现了追求自我,和心中对自由的向往。影片最后,导演传达了一个积极的人生观:生活是一段旅程,不论何时出发,勇敢一点,都是值得的。这一哲理触及了每一位观众的心底,激励着无数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与生活。正如影片海报所示的那句话:“为自己活一回,什么时候都不晚。”每个女性都应该得到尊重与赞美。

编 辑:王宝英

责 编:贾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