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下午,电影评论中心教师张红斐和同学们在万画影城展开了对2024年春节档《第二十条》的深度赏析。张老师与同学们从该片的艺术性、商业性与社会性进行了研讨与交流。张老师首先从中年危机的生活片、老少皆宜的喜剧片以及严肃的现实主义题材三个角度对电影《第二十条》的多维度进行了阐释。
接下来进入了深入探讨“一主两辅”的剧情设计与“人物弧光”这一艺术手法。电影巧妙地通过村霸霸凌、公车猥亵以及校园霸凌三个事件,将检察官韩明置于故事的中心。韩明不仅是正义的守护者,更是一位父亲,他的角色在不同事件中展现出多面性。这一设计不仅增强了剧情的连贯性,更深刻揭示了在“法”与“不法”之间的个体挣扎与抉择。
韩明的人物弧光尤为引人注目。从青年时的热血斗士到中年时的世故检察官,再到最终打破司法惯性的正义化身,韩明的转变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写照,也是对现实与法律深刻反思的体现。这一转变过程,通过张贵生的死亡、郝秀萍的坠楼、韩雨辰的灵魂拷问,以及吕玲玲的肺腑之言等矛盾事件,被细腻地刻画出来,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光辉。
同时,张老师还对电影《第二十条》群像塑造、喜剧性电视质感的商业性,以及唤醒沉睡的第二十条的社会性与同学们进行了分享交流。电影《第二十条》不仅聚焦于韩明,更通过群像塑造展现了社会群体中那些个体普通人的身份缩影。影片中的每个角色,无论是正义的化身还是道德的边缘人,都生动展现了社会的复杂性。同时,电影以喜剧性的电视质感融入商业元素,使得严肃的主题更加贴近大众,增强了观影的娱乐性。
更重要的是,《第二十条》唤醒了刑法当中沉睡的第二十条,其社会性不言而喻。影片通过生动的故事,激发了公众对法律、道德和正义的深刻思考,体现了电影在社会价值层面的影响力。
总而言之,电影《第二十条》从现实洪流中的小人物介入,利用多种技法呈现了影片的现实力量感。该影片在商业、艺术乃至社会价值层面显现出的影响力提醒我们中国电影不仅具有娱乐大众性,它同样具有直击人心、引发共情的现实穿透力。
学生反馈
Film Review Center & Film Club
计科(专升本)2406 冯浩然
上下滑动查看
我认为一部电影可以被拍摄的题材有很多,可以是科幻,历史,悬疑,也可以是惊悚,喜剧,还可以是现实主义。但是,可以发人深省的电影题材还是现实主义。如果说科幻是构造一个宏伟并且科技非常发达的场景让人震撼,那么现实主义就是对现实案件的分解,重组,再加以构造。近几年的现实主义题材无一例外都是以影片的形式影射现实的不公,向观众诉说这些历史,也可以是向观众传达恪守本心,坚持自我的主题。这种电影题材类型的增长也反映出我们不止想要恢宏巨作,也反映出我们对现实各种事件的关注。
英语(专升本)2404 薄欣仪
上下滑动查看
我觉得《第二十条》这部电影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电影,它以一主两辅为故事线索层层扣人心弦的情景成功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这部影片是我在学校电影评论中心的讲座中中第一回看到,虽然由于时间的原因只放了几个片段,但是这些片段足以让我们为之动容。这部影片主要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检察官在他的职业生涯与家庭之间的抉择,从青少年期坚持正义到中年期的圆滑世故想要独善其身再到后来坚持公平正义的转变,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现代社会中许多人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他在此其中遇到了许多的困境,这些困境不仅仅是其个人的困境,也关乎到了他的家庭,更是对整个社会道德底线的挑战。法,不能让不法,是他们一直坚守的信念,更是老百姓对其的渴望。电影中的角色形象鲜明,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魅力,让我们看到了真实而饱满的人物形象,让我们感受到了法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深刻思考了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公平和正义,让我感触颇深。
行管(专升本)2401 崔国强
上下滑动查看
在我看来,电影《第二十条》的一条主线和两条辅线在过去一直存在于社会中,但是近年来许多的冤假错案重新翻案,从根本上证明了法律法规的一步步健全与完善。影片中从检察官对立面入手,一面寻求公平正义派与一面逐步形成办案习惯派之间产生分歧。在中间派儿子经历类似事件后,理解了社会中老百姓寻求的公平正义,只需要检查官的一句话便能影响一个家庭的命运,他毅然决然站在了公平正义的一方,同时也在告诉我们,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律条例逐步加强,法律一定会保护到每一个人,党的光辉必将笼罩所有人!
英语1901 赵旭晴
上下滑动查看
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有很多,我谨以电影《素媛》为例,说说我的看法。这是一部具有典型韩国特色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催泪电影。不得不感叹一下韩国电影大到故事的选择,小到对于细节的捕捉确实是有非常深厚的功力。对于那些受过伤害的人,我们走近她们心中,当我们以为她们所受到的伤害已经抹平的时候,她们是不是真正卸下了自己的包袱,是不是为了自己爱的人而露出微笑却把真正的伤痛藏在心底。虽然这部电影带给我们思考的问题有很多,但整部影片所体现出的善良和温馨也处处可见,素媛醒来后想担心学校的同学受到坏叔叔的伤害,父亲笨拙的用电脑搜索如何与女儿交流,同学在店门贴上给素媛的笔记,甚至是宣布不公正的判决结果时,几位警察失望的表情…这些细节的捕捉和呈现,是这部影片最令人赞赏的地方,这也更加反映了导演想尽可能多的为我们传递一些积极的有意义的东西。 我本人十分喜欢诸如此类以现实主义为题材的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让看客触及到现实生活中的各类事件,更容易引发共情,包括之后我也会多多关注此类电影。
英语(专升本)2408 韩玺
上下滑动查看
今天听了这个《第二十条》的讲座,我其实没有看过这个电影,这个电影里的事件,一主两辅,村霸霸凌、公交猥亵、校园霸凌,出现的韩明这个角色人物,包括王永强这个角色,一个聋哑女孩,父母为了女儿的付出,换来的却是一直被伤害的他们,给他们的家庭造成了很大压力。作为检察官的韩明,在面对“法”与“不法”对立过程中,法律和道德的选择,他打破了司法惯性,追求公平正义。所谓的公平正义,这其中包含沉甸甸的分量,检察官身为一职,但是并不只是对自己工作的敬业,而是他要考虑到别人的人生,多个人的人生,最后判定为正当防卫,在此之前找到的多种案例都判定为故意伤害,这其中的执着度,影响度,感受度颇有力度!
英语(专升本)2402 郭佳慧
上下滑动查看
我觉得现在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越来越广泛,《我不是药神》最后解决了穷人吃不起贵药的问题,在这些反映老百姓水深火热的案例中,人们不仅有同样的感受,也会更加为正义呐喊。《素媛》这部影片看得我特别窒息,原型犯罪人员还在骚扰受害者,凭什么一个小女孩要承受他的错误行为,这也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孤注一掷》写了从缅甸往回跑,死里逃生的故事,这些真实的影片,使我们共情。我觉得《摔跤吧,爸爸》也挺真实的,印度女性在爸爸的代领下打破传统观念,从而获得冠军,为大家做榜样。好的影片总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数据(专升本)2402 郑丹丹
上下滑动查看
这部电影比较好的地方我觉得在于马丽的选用,几段幽默的对话出来很符合春节档的定位,几个配角演技也很好。男主雷佳音人物表现也达到了正常水准。但是这部电影奇葩的剧情光靠演员难以支撑。一方面强行捏造车祸的悲剧强行收割眼泪,另一方面又给跳楼的一个好结局。这就变成老生常谈的“一心求生心怀希望的好人没有好的结局;寻死跳楼却安然无恙”流于俗套。与其利用对比强行悲情,不如悲的悲到底跳楼死了(我也没懂二十几层楼跳不死),上访的最后上访成功。同时,最后依靠主角发言影响判决显然不现实,同时大段的文字让这个电影的逼格瞬间消失,我宁愿看的是一个喜剧电影....长篇大论最终成为了一段对观众的说教,很有趣,但也很尴尬。有人说选材很好,但是我认为选材是固定的,和电影本身如何去呈现没关系。
编 辑:张佳欣
责 编:张红斐